不諮商靠自己可以嗎?
▋靠自己也可以嗎?
生命中遇到困境時,當下我們一定都是覺得快過不去了
已經處在崩潰的臨界點,差一步就要掉下去
好一點,有意識的人,他們可以快速發現自己的狀況不太對勁,然後找到各種幫助各種資源
差一點,相對沒有意識的人,沒有人教過我們應該怎麼做
生氣的時候可以怎麼辦,難過的時候可以怎麼辦
常常就陷在自己的世界無法求助
在我們還小的時候,遇到委屈的事情
我只有本能地哭泣,沒有人教我們替自己發聲,沒有人教我們跟別人的協商談判
當然我們不會因為這樣,就說我們自己是無能的
我們當然也是有辦法發展出,處理情緒難題的方法
逃避忽略、轉移注意、拒絕承認,都可能成為我們當下的直接但最有效反應
「逃避雖然可恥,但有效」
有些人生的情結,從小到大都被壓抑著
沒有被了解,沒有與人討論過,沒有被其他人觸碰過
但,也是有可能在往後的日子,因為一場電影、一個突發事件,念頭就轉了
過得去的過不去的,就通通放下
一瞬間,陰霧就都散開海闊天空了
▋找到自己心靈的「靠山」
所以我們絕對是有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容我以「爬山」當個例子
諮商師很像一位拿著手電筒的登山嚮導,當你不熟這座大山的時候
他知道哪裡有可以休息的小屋,他知道哪邊有捷徑,他知道哪邊可能有落石
他知道天氣不好的時候,什麼時候可以先下徹,等到有好的天氣擇期再戰
當迷失在這座情緒大山中,有一位登山嚮導絕對是需要的
諮商師的環境經驗比你豐富之外,好的諮商師他會幫你裝上頭燈
幫你買好的登山杖,教你判斷哪一步可以踩,哪一步可能地質不穩定
這些學會的技能與裝備,都可以讓你在爬其他大山的時候,可以有更豐富的經驗
更充足的裝備,更好的自信,更有處之泰然的心態
扣回主題,不諮商可不可以,當然行
但在名為人生的大山上,隱藏的危險很多
如果能找一個人說說話吧,諮商師已經早你一步登頂了
遇到你順便陪你走一段,跟你聊一段
只要清楚知道,所有的關係都會結束,諮商師會離開,所有人也都將離開
最後登頂時
天的距離、風的味道、雲的質地
都只有完整經歷一遍的自己最清楚
生命中遇到困境時,當下我們一定都是覺得快過不去了
已經處在崩潰的臨界點,差一步就要掉下去
好一點,有意識的人,他們可以快速發現自己的狀況不太對勁,然後找到各種幫助各種資源
差一點,相對沒有意識的人,沒有人教過我們應該怎麼做
生氣的時候可以怎麼辦,難過的時候可以怎麼辦
常常就陷在自己的世界無法求助
在我們還小的時候,遇到委屈的事情
我只有本能地哭泣,沒有人教我們替自己發聲,沒有人教我們跟別人的協商談判
當然我們不會因為這樣,就說我們自己是無能的
我們當然也是有辦法發展出,處理情緒難題的方法
逃避忽略、轉移注意、拒絕承認,都可能成為我們當下的直接但最有效反應
「逃避雖然可恥,但有效」
有些人生的情結,從小到大都被壓抑著
沒有被了解,沒有與人討論過,沒有被其他人觸碰過
但,也是有可能在往後的日子,因為一場電影、一個突發事件,念頭就轉了
過得去的過不去的,就通通放下
一瞬間,陰霧就都散開海闊天空了
▋找到自己心靈的「靠山」
所以我們絕對是有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容我以「爬山」當個例子
諮商師很像一位拿著手電筒的登山嚮導,當你不熟這座大山的時候
他知道哪裡有可以休息的小屋,他知道哪邊有捷徑,他知道哪邊可能有落石
他知道天氣不好的時候,什麼時候可以先下徹,等到有好的天氣擇期再戰
當迷失在這座情緒大山中,有一位登山嚮導絕對是需要的
諮商師的環境經驗比你豐富之外,好的諮商師他會幫你裝上頭燈
幫你買好的登山杖,教你判斷哪一步可以踩,哪一步可能地質不穩定
這些學會的技能與裝備,都可以讓你在爬其他大山的時候,可以有更豐富的經驗
更充足的裝備,更好的自信,更有處之泰然的心態
扣回主題,不諮商可不可以,當然行
但在名為人生的大山上,隱藏的危險很多
如果能找一個人說說話吧,諮商師已經早你一步登頂了
遇到你順便陪你走一段,跟你聊一段
只要清楚知道,所有的關係都會結束,諮商師會離開,所有人也都將離開
最後登頂時
天的距離、風的味道、雲的質地
都只有完整經歷一遍的自己最清楚
諮商對每個人都有用嗎
▋其實「不一定」有用
*心理諮商是透過深度對談的方式,幫助我們一點一滴梳理內在的想法、情緒、焦慮症狀等,同時也會去看現況過得好不好,如果環境影響的力量過大,短時間內通常不會有明顯改變。
*例如:受家暴或關係暴力的女性,如果壓力源無法改善,甚至認同暴力是一定程度對自己的重視(恐怖情人中常發生),那諮商中心理師會先以穩定情緒為主,探索為什麼這麼痛苦還不離開的原因,若是這個原因很重要,例如:如果我沒有憂鬱症,就不會有人肯理我;或是如果我沒這麼糟,那爸媽/男女友就會失去生活重心或是控制感等。
▋哪些狀況可以先不考慮心理諮商?
*心理疾患影響行為過強時
經身心科醫師診斷思覺失調、重鬱症、侵入型強迫症等,已經頻繁出現身體行為,如幻聽、幻覺、自殘等無法控制的意念行為時,建議先去醫院用藥物控制身體狀態,等身體有一定穩定,能進行思考時再考慮心理諮商。
*人格疾患型
經身心科醫師診斷為邊緣型人格、反社會人格或是自戀型人格等,會透過破壞關係,傷害自己或他人來取得價值感、安全感時,心理諮商便只能舒緩情緒或找到稍微平衡的共處方式,不會真的好起來或有用,因為人格型「本身不是一種疾病,而是本質上就是那個樣子」,所以心理諮商不會讓自己好起來。
▋心理諮商哪時最有用?
*諮商在「我真的有想改變」時最有用
心理諮商透過定期的談話來幫助我們消化情緒、調整思考、找到生活新策略;當我們的生活受到高度的焦慮、或是心靈上感到這樣下去不是永久辦法時,就是很適合心理諮商的時機。
*臨床研究上,心理諮商前8次每週晤談,2個月內能有效舒緩情緒,穩定整體身心狀況,後續能根據我們的需求、經濟狀況、生活穩定度來調整晤談頻率,從每週談、隔週談、一個月談一次等,定期關心自己的心理狀態,另外,最有用的定義也會根據心理師所學的治療學派,產生不同的治療方式與次數,這些可以依照需求來跟心理師討論。
*心理諮商是透過深度對談的方式,幫助我們一點一滴梳理內在的想法、情緒、焦慮症狀等,同時也會去看現況過得好不好,如果環境影響的力量過大,短時間內通常不會有明顯改變。
*例如:受家暴或關係暴力的女性,如果壓力源無法改善,甚至認同暴力是一定程度對自己的重視(恐怖情人中常發生),那諮商中心理師會先以穩定情緒為主,探索為什麼這麼痛苦還不離開的原因,若是這個原因很重要,例如:如果我沒有憂鬱症,就不會有人肯理我;或是如果我沒這麼糟,那爸媽/男女友就會失去生活重心或是控制感等。
▋哪些狀況可以先不考慮心理諮商?
*心理疾患影響行為過強時
經身心科醫師診斷思覺失調、重鬱症、侵入型強迫症等,已經頻繁出現身體行為,如幻聽、幻覺、自殘等無法控制的意念行為時,建議先去醫院用藥物控制身體狀態,等身體有一定穩定,能進行思考時再考慮心理諮商。
*人格疾患型
經身心科醫師診斷為邊緣型人格、反社會人格或是自戀型人格等,會透過破壞關係,傷害自己或他人來取得價值感、安全感時,心理諮商便只能舒緩情緒或找到稍微平衡的共處方式,不會真的好起來或有用,因為人格型「本身不是一種疾病,而是本質上就是那個樣子」,所以心理諮商不會讓自己好起來。
▋心理諮商哪時最有用?
*諮商在「我真的有想改變」時最有用
心理諮商透過定期的談話來幫助我們消化情緒、調整思考、找到生活新策略;當我們的生活受到高度的焦慮、或是心靈上感到這樣下去不是永久辦法時,就是很適合心理諮商的時機。
*臨床研究上,心理諮商前8次每週晤談,2個月內能有效舒緩情緒,穩定整體身心狀況,後續能根據我們的需求、經濟狀況、生活穩定度來調整晤談頻率,從每週談、隔週談、一個月談一次等,定期關心自己的心理狀態,另外,最有用的定義也會根據心理師所學的治療學派,產生不同的治療方式與次數,這些可以依照需求來跟心理師討論。
如何選最適合我的心理師
▋以主題找心理師
*根據想談的主題來找心理師,通常同時會很多種困擾,可以先觀察自己1週,準備紙筆或手機,記錄自己比較有感覺的部分:比如:我又想離職了,覺得心情好累,不知道要不要換工作?拿紙筆寫下這一週內「我最煩惱的事情」。也可以用手機紀錄頻率,例如:跟男/女友吵架(畫正字號),是發生在哪些情境上,是為了錢、還是生活習慣?還是對未來的看法不同等。
*常見主題:情緒敏感、創傷復原、愛情安全感與溝通、憂鬱症、原生家庭、職場適應、壓力調適、完美主義與強迫症等,都是常見幫我們分類的。(可以參考天光的「諮商主題)。
▋以感覺找心理師
*對心理師的「直覺」
直覺很重要,是我們建立信任的基石,是很本能性的一種反射,直覺「我跟他合得來」,一般適配性會更好。可以看看心理師的照片,感受一下和自己有沒有順眼,也能在心中寫下1-10分,在眾多老師中選擇直覺分數較高的。
*從經歷中去找「和自己想談主題類似」有相關經歷心理師
心理師過去的經歷能提升諮商效能,若和我們想晤談的主題是切近的,比如說心理師在就業輔導機構、企業機構等服務過,相對更理解生職涯的困擾;而若心理師在家庭輔導機構服務過,則對於創傷暴力修復等會有高度的敏感度。
▋到機構「初談」
如果上面還不夠確定,可以考慮「初談」,放鬆的與心理師聊聊自己的煩惱,讓心理師幫你抓重點,依照你的狀態幫你找適合的心理師;也能看看機構的環境、治療室、整體風格會不會讓你放鬆、感到舒服,快速方便的方式。
*根據想談的主題來找心理師,通常同時會很多種困擾,可以先觀察自己1週,準備紙筆或手機,記錄自己比較有感覺的部分:比如:我又想離職了,覺得心情好累,不知道要不要換工作?拿紙筆寫下這一週內「我最煩惱的事情」。也可以用手機紀錄頻率,例如:跟男/女友吵架(畫正字號),是發生在哪些情境上,是為了錢、還是生活習慣?還是對未來的看法不同等。
*常見主題:情緒敏感、創傷復原、愛情安全感與溝通、憂鬱症、原生家庭、職場適應、壓力調適、完美主義與強迫症等,都是常見幫我們分類的。(可以參考天光的「諮商主題)。
▋以感覺找心理師
*對心理師的「直覺」
直覺很重要,是我們建立信任的基石,是很本能性的一種反射,直覺「我跟他合得來」,一般適配性會更好。可以看看心理師的照片,感受一下和自己有沒有順眼,也能在心中寫下1-10分,在眾多老師中選擇直覺分數較高的。
*從經歷中去找「和自己想談主題類似」有相關經歷心理師
心理師過去的經歷能提升諮商效能,若和我們想晤談的主題是切近的,比如說心理師在就業輔導機構、企業機構等服務過,相對更理解生職涯的困擾;而若心理師在家庭輔導機構服務過,則對於創傷暴力修復等會有高度的敏感度。
▋到機構「初談」
如果上面還不夠確定,可以考慮「初談」,放鬆的與心理師聊聊自己的煩惱,讓心理師幫你抓重點,依照你的狀態幫你找適合的心理師;也能看看機構的環境、治療室、整體風格會不會讓你放鬆、感到舒服,快速方便的方式。
天光提供「初談服務」
天光心理諮商所為了最準確有效幫助案主,找到最合適的心理師,提供30分鐘免收費的「公益初談服務」,會在初談中做以下三件事情:
1.快速整理混亂思緒,找出關鍵主題。(例如:我生活一團亂,家人+愛情+人際+工作壓力都有,但我決定先從工作開始整頓自己,最能讓我先安心,覺得有效率)
2.討論期待哪種專長、個性、節奏、治療方式是讓我最舒服的。(例如:我說話很快,所以我期待心理師是跟我一樣快節奏,在能懂我心情的同時,也能理性跟我討論策略)
3.詢問所有可能對心理諮商擔心的事情(例如:諮商效果到哪裡?多久才會好?我要花多少錢?我能得到什麼?)
以上都能在初談中得到您要的解答,讓您瞭解自己需求的同時,我們也會盡力適配到最能幫忙您的心理師!
而若天光真的沒有這樣的心理師,也可以幫您推薦其他單位可能符合需求的心理師,請您安心
1.快速整理混亂思緒,找出關鍵主題。(例如:我生活一團亂,家人+愛情+人際+工作壓力都有,但我決定先從工作開始整頓自己,最能讓我先安心,覺得有效率)
2.討論期待哪種專長、個性、節奏、治療方式是讓我最舒服的。(例如:我說話很快,所以我期待心理師是跟我一樣快節奏,在能懂我心情的同時,也能理性跟我討論策略)
3.詢問所有可能對心理諮商擔心的事情(例如:諮商效果到哪裡?多久才會好?我要花多少錢?我能得到什麼?)
以上都能在初談中得到您要的解答,讓您瞭解自己需求的同時,我們也會盡力適配到最能幫忙您的心理師!
而若天光真的沒有這樣的心理師,也可以幫您推薦其他單位可能符合需求的心理師,請您安心